首頁 >> 文史萬象 >>地域文化 >> 【保定故事】地道奇兵驚敵膽
              文史萬象
              更多
              详细内容

              【保定故事】地道奇兵驚敵膽

              时间:2023-07-18     作者:保定文化故事【转载】   阅读

             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神州大地。一支日軍小部隊在偽軍和漢奸的簇擁下,殺氣騰騰地逼進了位于冀中平原的“高家莊”。天殺的小鬼子又來催糧了!這群兇神惡煞不知道,他們早就被村外放哨的民兵發現了,村中懸于神奇古槐上的警鐘隨即敲響了。很快,在鬼子眼中不堪一擊的高家莊便化身成為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。村民們帶上物資躲進地道向村外轉移,民兵們則上墻的上墻,鉆洞的鉆洞,在村中各處工事嚴陣以待。鄰村的民兵也緊急動員起來,通過地道向高家莊支援。難覓蹤影的抗日軍民和無處不在的冷槍地雷,讓驕狂殘暴的日寇很快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,在地道戰、地雷戰、村落戰構成的立體戰陣面前碰得頭破血流,真正領教了 “土八路”厲害大大的。

              抗戰經典電影《地道戰》中提到的“高家莊”,原型就是位于保定市清苑縣冉莊鎮的冉莊村。這里是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,至今保留20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環境風貌。遺址保護區達30萬平方米,保留著當年的地道3000米,其中對游客開放1200米。1959年,在此建成的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向游人開放。1961年,冉莊地道戰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之后又先后被評為全國首批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、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,并入選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、全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!兜氐缿稹贰读一鸾痄摗贰稊澈笪涔り牎贰镀皆螕絷牎贰秳㈥P張傳奇》等許多影視劇都曾在此取景拍攝。

              db4940c65e7247eabdf5721fb379970e.jpeg

              冉莊之所以會以地道戰聞名于世,主要是由于敵強我弱,加上冀中地區沃野千里無險 可守,為了保存革命力量,堅持長期斗爭,勇敢智慧的當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 因地制宜地創新了戰爭形式,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戰果。

              為了在險惡的環境下堅持下去,冉莊一帶的抗日軍民開始挖起了地道。一種挖在村 里、村外挖單口隱蔽洞,俗稱“蛤蟆蹲”出現了,這是冉莊地道的雛形。不幸的是,由于漢奸告密,有的洞被敵人發現,受到了破壞,藏于洞中的軍民死傷不少。當地軍民吸取慘痛教訓,把單口洞改成了雙口洞,萬一敵人發現一個洞口,洞中人員可以從另一個洞口轉移出去。

              可是,無論單口洞還是雙口洞,畢竟只能隱蔽和防御,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。于是,聰明的抗日軍民就把原先的雙口洞繼續加寬加長,再把左鄰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,一家連一家,一戶連一戶,這樣,雙口洞變成了多口洞。

              1000.webp.jpg

              冀中區黨委很快發現并及時總結了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,專門發文明確要求冀中軍民要開展地道斗爭。隨后,又發出一系列文件,對挖掘地道的組織領導、技術規模等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指導意見。體量宏大的地下長城修筑工程就此展開,戰爭史上規?涨暗牡氐缿饛拇苏Q生。

              冉莊軍民響應黨的號召,適應戰斗的需要,不斷開挖和加固地道,形成了以十字街為中心的4條主干線,并有延伸支線24條,加上西通東孫莊東北通姜莊的連村地道和通往隋家墳、清 水河坡的村外地道,真正建成了村村相連、戶戶相通,能進能退、能打能守30條冉莊地道。

              當時的地道一般寬約0.70.8米,高約11.5米,上距地面2米多。從用途來看,可分為 戰時的軍用地道和供群眾隱蔽的民用地道兩種。地道內設有指揮部、儲糧室、休息室、廚房、陷阱和廁所,并有路牌和油燈,還有地下兵工廠、卡口、翻眼、陷阱等。地道口設于屋內墻根、地面、牲口槽、風箱底、炕面、鍋臺等處,偽裝得十分巧妙,敵人難以發現。 地道還與水井相通,既作氣眼,也可取水排水。同時,在冉莊村的重要路口,修筑了高房工7處、地堡14處、廟宇工事6處、碾子工事2處、暗槍眼8處、燒餅爐工事1處、柜臺工事1處,工事與地道相通,既能監視敵人,又可射阻敵人。另外,還在敵人必經之處,埋設地雷,形成了地道戰、村落戰、地雷戰三位一體的戰斗堡壘。

              bd040da70e63c393d3dc01f6e306abe8.webp.jpg

              冉莊地道具備“三通” “三交叉”和“五防”等鮮明特點。高房、院落、地道相通, 明槍眼與暗槍眼、高房火力與地堡火力、墻壁火力與地平堡火力相交叉,同時還防破壞、 防封鎖、防水灌、防毒氣、防火燒,配置完善的立體火力網時刻拱衛著一座堅不可摧的地下長城,有力地打擊了敵人,保存了自己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抗日戰爭時期,冉莊軍民利用地道優勢,同敵人在村內作戰72次,打死、打傷日偽軍267名。同時,配合外地作戰85次,打死打傷敵人2100多名,書寫了抗戰史上光輝的一頁。

                摘自《保定文化故事》主編:李陽山、孫進柱、王簡

                  注:(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)

              最新评论
             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
              技术支持: 創和全網營銷 | 管理登录
              seo seo
              亚洲卡通动漫第12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