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> 文史萬象 >>史海鉤沉 >> 回憶錄“抗戰老兵民族魂”
              文史萬象
              更多
              详细内容

              回憶錄“抗戰老兵民族魂”

              时间:2022-11-04     作者:薛貴寧【原创】   阅读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經典長篇小說《敵后武工隊》,是我在中學時代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。小說里那些近乎神話般的抗戰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一直在腦海里留存。

              201.png

              老英雄現居的房子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2020年8月20日上午,我和《中國日記報》主編孫鐵民先生懷著尋求“國寶”的心情,由徐水攝協主席劉榮慶引領,拜訪了《敵后武工隊》中賈正的原型——賈正喜。讓人感動的是,這位健在的抗戰老英雄,如今已經是99歲高齡的老人了,但他依舊住在鄉下,一個典型的北方農家院子,四間坐北朝南的平房,看上去是最普通不過了。在他的住室了,一張毛主席的畫像端正地掛在房屋中央。老人看上有些清瘦,飽經滄桑的臉上布滿皺紋,顯示了歲月留下的痕跡。知道我們前來拜訪,他從床上緩慢起身,我們快步迎了上去,攙扶他,他卻執意自己完全可以,當他站起來與我們握手時,那雙粗糙的手感覺十分用力,這位近百歲的老人給我的第一感覺是精神矍鑠,略微嚴肅的表情透露出不凡的氣質,談吐間他的思維依然清晰。我仿佛是見到了老首長,向他莊重地行了一個軍禮,他居然用受傷的右手向我還禮,我一時感動不已,情不自禁地上前擁抱了這位可敬的老人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采訪中,老英雄侃侃而談,沒有一絲倦意,這就越發提醒我,減少提問,盡量不打亂他的思路,因為他的一言一語都是極為寶貴的。由于鄉音的關系,有些講述我還是聽不明白,他的兒女們給我們當“翻譯”,這讓我知道了許多當年戰斗的故事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作家馮志在小說《敵后武工隊》中描寫的武工隊,是抗日戰爭時期,冀中九分區在完縣(今順平)根據地成立的,因為作者本人就曾是武工隊的分隊長,在書中我們熟悉的魏強、賈正等人物,都是有其原型的,書中描寫的戰斗故事,也都有其真實的背景。

              202.png

              保家衛國錦旗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賈正喜老人是河北保定市徐水區大因鄉人王村人。十六歲那年,他在本村一家富戶扛長工時,聽人們傳言,日本鬼子在盧溝橋發動了

              203.png

              采訪老英雄賈正喜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事變,侵略者的腳步已經邁向了冀中大平原。有一天,他正給東家耪地,突然來了幾個國民黨兵,二話不說將他拉了“壯丁”,讓他隨同一些民眾去挖戰壕。事后,沒想到國民黨軍隊遇敵不戰而退,丟盔撂甲。膽壯的賈正喜在公路邊撿到了十幾個軍用水壺、兩把刺刀和幾枚手榴彈,他把這些東西賣給了一群打鬼子的人,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八路軍。日本鬼子在保定地區到處修炮樓,搶東西,禍害百姓,賈正喜在家待不下去了,想起曾經遇到的八路軍,就四處尋找,一心想投軍打鬼子,后來在安新縣他找到了冀中四分區。參軍后,他分配到十八團三營當了一名八路軍戰士。

              1942年9月,根據敵我勢態的變化,冀中九分區決定成立敵后武工隊,因為賈正喜機警靈活,被挑選為武工隊隊員。完縣賈各莊是武工隊組建地,武工隊成立后的第一個任務,就是護送抗日干部到平漢鐵路以東開展工作,賈正喜也參加了這次任務。武工隊從完縣康關開始出發,途中與敵人交火,賈正喜等人掩護其他隊員成功地完成轉移和護送任務。武工隊在保定外圍開展對敵斗爭,名揚四方,后來對敵斗爭擴大到任丘、大城、靜海、津南等地區。武工隊靈活機動,出奇制勝,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,在當地民眾中廣傳佳話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在津南作戰這段歷史,《敵后武工隊》書中沒有描寫,那時馮志已經調離且另有重任。1944年6月,武工隊開赴津南地區,由于該地被敵人長期占領,老百姓對八路軍不太了解,群眾工作基礎較差,甚至武工隊員找水喝老百姓都不敢開門,武工隊嚴格遵守群眾紀律,經過艱苦努力,工作局面慢慢打開了。

              204.png

              老英雄賈正喜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7月份,津南支隊點名已任分隊長的賈正喜帶領武工隊員攻打王口據點,戰斗中賈正喜不幸負了重傷,一顆手榴彈片炸進了他的太陽穴,右手食指也被炸斷了,賈正喜依仗年輕,在堡壘戶大伯的照顧下,傷勢才漸漸好轉,但食指已經不能扣動槍機了,頭也總是疼痛發暈,他堅持中指扣動槍機,盡力控制頭疼。過了幾年,一天洗臉時,他摸著太陽穴有硬東西總是劃手,他讓媳婦看看怎么回事,媳婦說是黑東西。賈正喜摳住它,硬是把黑東西從太陽穴揪了出來,這東西原來是一個彈片,在腦袋上竟然存了四年。彈片揪出來了,鮮血也順著往下流,媳婦趕緊用毛巾把傷口捂著,待傷好后,他的頭居然不疼了,堅強的賈正喜無愧老英雄,竟然有刮骨療毒的勇氣,令人肅然起敬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賈正喜帶領武工隊員在靜海、津南一帶奪據點、炸炮樓、打靜海城、燒鬼子葦垛、激戰劉崗莊、端鬼子老窩,還為山里部隊籌錢運鹽,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。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詔書投降,武工隊在文安整編時歸建七十三團。賈正喜驕傲地告訴我們說,從1942年9月武工隊成立,到1945年8月底武工隊整編,三年里,武工隊瓦解敵軍,開辟根據地,建立抗日武裝,大小戰斗數十次,打死打傷敵人上百,武工隊員卻沒有一人犧牲,這真是一支神奇的隊伍。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采訪中,老英雄拿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章給我們看,劉榮慶把紀念章鄭重地掛在他的身上,老英雄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,這是多么令人感動的場景呀,我連忙舉起相機,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。為了減少打擾他的生活規律,我們主動告別老英雄。在將要離開的時候,他執意送我們到家門口,我們以軍禮向抗戰英雄致敬,向他表達崇高的敬意。

              207.jpg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在老英雄的院門外,我注意到了“光榮退役 軍人之家”牌子,也看到了“我家有共產黨員”的標記,這位老英雄沒有因功勞自居,沒有向國家伸手,因傷復員后,他曾擔任村里的黨支部書記,領導村里的百姓跟著共產黨,發展生產,增加收入,改善民眾生活,這位老八路、老黨員為國為民的情懷,始終體現在他的生命之中。
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              最新评论
             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
              技术支持: 創和全網營銷 | 管理登录
              seo seo
              亚洲卡通动漫第127页